1946年周总理谈及自己的三位母亲:离家36年我痛悔亲恩未报_蔬菜研究所_小九直播杏彩体育彩票-小九官网首页
header
1946年周总理谈及自己的三位母亲:离家36年我痛悔亲恩未报

1946年周总理谈及自己的三位母亲:离家36年我痛悔亲恩未报

时间: 2024-02-05 22:20:26 |   作者: 蔬菜研究所


  原标题:1946年,周总理谈及自己的三位母亲:离家36年,我痛悔亲恩未报

  “已经三十六年了,我没回过家,如今母亲墓前想来已是白杨萧萧,而我却只可以痛悔着亲恩未报!”这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周总理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袒露的一段心声。

  无论是性格还是学识,亦或者是为人处世,周总理都深受这他三位母亲的影响。这也让周总理革命一生,自己全部的爱,全部倾注到了为国为民的伟大事业中。

  周总理的亲生母亲是万冬儿,她出生在清朝光绪年间,父亲则是清河县的知县,因为在在家中女性中排行十二,也被称为十二姑。

  在万冬儿20岁那一年,她嫁给了山阳县周起魁的儿子周劭纲。这时的周家不但是淮安一带的名门望族,还是与万家是“连环亲”。

  在封建社会中,生下女孩是会遭受白眼歧视的,可万冬儿不仅是生了个男孩,更重要的是周总理还是周家的长孙。

  在周总理一岁之时,家中发生了一件不幸之事,最小的叔父周贻淦患上了重病,眼看着就要遭遇不幸,周贻淦这时又无儿无女,在那个年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观念深入人心,假若没有留下子女就忽然离世,那是会让人看不起的。

  于是就有人周贻淦与他的妻子陈氏出了一个主意:“不如将大鸾(周恩来)过继到你们名下,这就可以冲喜消灾了嘛,贻淦的病说不准也会好起来,这样你们也能免去无后之苦!”

  陈氏是个知书达礼的人,他看着丈夫病情的加重,心中也是焦急万分,可是却苦于无能为力。如今这个主意,她是无论如何都得去试一下。

  她也明白自己愿意接受,可这并不意味着大哥会把孩子过继过来,毕竟大哥也才有一个儿子,谁不会心疼自己的儿子呀。

  果然,在与周总理的父母商量过继之事后,周父也很是为难,他常年在外面做事,每月的收入也不多,勉强够养家糊口,现在有一个儿子,就得送给兄弟,他的心里是舍不得的。

  可是周总理生母万冬儿听完讲述以后,他还是很通情达理的,自她嫁入周家以来,就看着四弟贻淦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来,她的心也是极为心疼,明白弟媳陈氏的苦衷。最后还是忍痛将周总理过继给贻淦和陈氏。

  对于周总理生母万冬儿的大义,陈氏很是感激,为更好的哺育周总理,她还专门为请了一个乳母——蒋江氏。

  在过去两个月后,周贻淦还是病逝了,陈氏也把周总理当成了这人世间唯一的亲人。

  周总理的生母万冬儿出生于官宦世家,尽管说她的文化程度不高,可是她自小耳濡目染,对待人接物,都很是擅长。

  在处理家政大事时,在处理家政大事总喜欢将周总理带在身边,她亲的见多识广、处事公道,给周总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总理非常的喜欢母亲在听取他人意见后再发言的方式,也很佩服母亲可以时常耐心说服使问题能妥善解决的本事。

  后来的周总理回忆生母万冬儿时说道:“我的生母慈祥又温柔,尽管她文化不高,可是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善良和宽容大度的品德,因此,现在我的性格也有她的一部分。”

  1907年万冬儿患了胃癌,可家里缺是没钱医治,这让万冬儿的病情愈发严重了起来,当时在外谋生的周总理父亲甚至都没时间回家看她一面,便已是离开了人世,在这一年,周总理的生母只有30岁。

  假如说生母万冬儿对周总理大的影响那就是为人处世,而嗣母陈氏对周总理则是是文化方面的启迪。

  陈氏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小就深受良好的教育,喜好诗文书画又有广博的学识和文学修养,她是属于典型的中国传统才女,在性格上温和,待人诚挚仁慈礼让。

  因为家中突发的变故这就让,陈氏很少出门,而是与儿子周总理相依为命,她将自己全部的感情、心血和学识都倾注在了周总理的抚养和教育上。

  在陈氏的教育下,周总理4岁开始就开始认字和背诵古诗了。到5岁时,陈氏又将周总理送去了私塾中读书,也就是在这样一个时间段,周总理才开始使用“恩来”这个学名,字翔宇。

  翔宇翔宇,翱翔寰宇!这是陈氏对周总理殷殷期待以及深深的慈爱,从小周总理就受到嗣母的熏陶,陈氏一方面继续教周总理背诵名家诗词,同时也开始教他吟诗作对。

  在这一时期,陈氏还会把自己的诗词拿出来以供周总理去学习参考,而周总理也很是喜欢嗣母的诗词,之后他去东北,到天津,甚至东渡日本,都会贴身携带嗣母的诗稿。。

  1917年,19岁的周总理自南开中学毕业,即将奔赴日本留学时,他壮怀激烈写道:

  周总理气质向来儒雅,其行为举止也是谦谦君子,这是与他从小读古诗有着非常大关系的,其嗣母对他的熏陶也在深深的影响着他之后的为人处事。

  在周总理的生母去世以后陈氏生活上不但陷入了窘境,精神上也是深受打击,到后面身体也染上了肺结核。她带着周总理娘家一边治病,一边让周总理去她的侄儿书房中读书。

  过去一段时间以后,陈氏的病情没有好转的迹象,就带着周总理再次返回了原来的住处,没过多久她也离开了人世。

  两位母亲的接连去世,对周总理有着非常大影响,他只能带着两个弟弟,回到了淮安祖宅继续生活。

  她对周总理的教育方式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周总理灌输了普通群众的朴实和勤劳,与此同时她也教会了周总理书本上没有的农家知识。

  蒋江氏把许多农家知识,以故事形式讲述给周总理听,就比方说是黄瓜是如何种出来的,稻子又是如何长出来的,等等。周总理听完以后,就会去埋下种子,浇水,等待着长出瓜苗来,可是谁知这瓜苗却是怎么也长不出来。

  无奈下周总理就去找蒋江氏,询问她为何自己种的瓜老不长苗?听到周总理的询问,蒋江氏笑得前仰后合,然后才告诉总理说现在是冬天,要等到春天种下才可以长出来。

  周总理的三位母亲都用自己的方式给予了总理最真挚的爱,也让周总理从母亲母亲的身上汲取了不同的养分。

  后来的周总理之所以能成为舌战群儒的外交家,在这一点上是无论如何也少不了生母万冬儿的影响,而总理文学造诣也是有着嗣母陈氏的功劳;能做到懂得劳动人民的辛苦,与他们同甘共苦,这就是受到了乳母蒋江氏的影响。

  1976年1月7日,弥留之际的周总理用着微弱的声音说出了他留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我这边已无什么事情了。你们先去照顾其他同志吧,他们那里比我更需要……”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小九直播杏彩体育